高精度微小压力传感器在航天器舱门快速检漏中的关键作用
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,神舟十一号飞船追上了天宫二号,和它紧紧连接在一起。早上,“天宫”的大门徐徐开启,航天员景海鹏、陈冬像游鱼般先后飘入。设置在天宫二号内部的镜头记录了这历史性的瞬间。无论是“天宫”还是飞船,舱门技术含量绝不简单。通过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,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期间要经历多次穿舱活动,都需要打开和关闭舱门。舱门是否密封良好,对维持舱内气体具有决定性作用。同时,精准快速检测舱门的密封性也至关重要。
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航天科技集团瞄准国家空间技术发展,开展了国家863课题“空间飞行器动静密封材料”研究,研制出的密封材料符合欧空局及美国宇航局空间材料筛选标准,达到国外同类材料先进水平。天宫二号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,其系列密封件产品规格更多,安全性、稳定性要求更高,除了要求密封性能安全可靠,还要求材料安全无毒,能经受住-70℃到200℃高低温交变、高真空、强紫外辐射、带点粒子辐照和原子氧侵蚀等复杂环境的长期考验,不产生降解、老化和龟裂。密封材料的规格多样,形状各异,大的直径长达一米多,小的只有十几毫米,要求舱体密封件可安全使用30年。
早期飞船采用整舱加压,通过监测舱压的变化来检测舱门的密封性。这种方法准确、可靠,但耗时较长,对于早期无人飞船任务来说影响不大,但在分秒必争的航天员空间试验任务中会浪费大量时间,迫切需要改进检测手段。
在此背景下,我国成功研发舱门快速检漏仪,实现了对舱门和对接面快速、准确检漏,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。目前,舱门快速检漏仪已成为载人航天飞行器的“标配”设备。舱门关闭后,门体上的两道密封圈与门框之间会形成一个“小舱”。这种微小压力检测装置创新性地利用了舱门的特有结构,在工作时向小舱内充入一定量的检测气体,通过监测小舱内压力的变化来判断舱门的密封情况。如果发生泄漏,它会立刻发出报警指示。航天员要对舱门进行处理,经过再次检漏合格后,才能进入舱内。
利用压力变化比较快速和明显的特点,检测装置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给出测试结果。检测装置的核心部件内部采用高精度微小压力传感器检测,并输出被检小舱的压力信号变化,利用电控单元中的高准确度脉冲频率采集技术,能够将气体压力采集精度控制在十几帕,保证了快速检漏结果的准确性。高精度微小压力传感器是整套检测装置的核心关键,据了解,这种高精度微小压力传感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从压力敏感芯片到信号处理电路全部采用国产,摆脱了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困局。
- 上一篇:常规压力传感器变送器的安装与使用的一般问题 2017-2-5
- 下一篇:油压压力传感器的类型与结构形式 2016-10-28